焦菊隐戏剧散论欧拉角尚书引义顾命祁彪佳模具制造电机制动过载系数学诗妨事吴梅研究仰卧板所属部队:国民革命军第九十四军35师某团机枪连4排8班,1948年平津战役后加入人民
20岁入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10多年戎马生涯,经历大小战役无数;在重机枪连服役,战斗打到激烈时,枪身发烫,他用冷水浇一下继续打鬼子;一次对日作战中,人掉进水里,险些丢了性命……这些可都是咱厝已94岁高龄的抗日老兵黄荣生的传奇经历。
值此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记者近日驱车前往永春县呈祥乡,直上千米高山,对话这位九旬老人,听他讲述那段烽火记忆。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4月,军队为加强武汉地区的军事力量,以第55师与武汉警备旅为基干扩编的第185师,合编组建为国民革命军第九十四军,该军隶属第9战区。
黄荣生,1922年初出生在永春县呈祥乡的一个贫困农家。20岁那一年,乡里保长、甲长带了三四个人,半夜敲门抓壮丁。全乡抓了五六个人,黄荣生也在其中,“我还有一个哥,比我大几岁,那晚刚好不在家,不然也会被抓走”。
据悉,当时全县共抓了两百多名壮丁,全部被带到永春县城集合,开会动员大家去打日本鬼子,“关了20多天,天天开会,然后送到浙江温州一带,补充到当地的部队。没过多久,日本人就打过来了。”黄荣生回忆起刚入伍那时的场景。
据了解,黄荣生当时加入的正是国民革命军第九十四军35师。抗战打响之后,该军先后经历了鄂西会战、常德会战、湘西会战和桂境追击作战等战役。黄荣生一直跟着这支队伍走南闯北,战斗在抗日最前线。
那时候,黄荣生在第九十四军35师的机枪连。一个机枪连有10挺重机枪,每个班1支,一个班大约9-10个人。重机枪很重,一人扛架子,二人抬枪管,另一人背枪身,还有五个人专门负责挑子弹。一串子弹250发,一个人挑500发,一个班配额5担子弹量,“也就是说,一挺重机枪,一次只能配2500发子弹,打光再去领!”
“每次作战前,都要根据地形,在地面挖坑组装机枪,架好后只要一按按钮,子弹就像下雨一样打出去,可以打死很多日本人。”黄荣生介绍,“有时候一次打100多发就停,有时候一次就要打5担,打完后还会再补。打得枪身发烫,用冷水浇一下再继续打。”
老人回忆说:“打仗,说句实话,大家都害怕,但怕归怕,硬着头皮也得上!”和日本人交火的几年中,很多战友牺牲了,常常战场上遍地都是尸体。
说到当时部队的伙食,黄荣生仍记忆犹新,“每天铁打的两顿干饭,算起来一人一天定额粮食24两,菜色虽然不多,肉也罕见,但基本上都能吃得饱。”当时每个月都会发军饷,“十几块银元,主要用于买烟,还有一些生活用品。”
作战多年,黄荣生记不得自己打了多少回,日本人的炮弹威力大,能打非常远。一个炮弹下来,整个山塌掉一块,一个班基本要死掉一半。班长如果死了,副班长顶上,实在没有人就从士兵里挑一个当班长,带着大家继续打。
黄荣生参加过最激烈的战斗是在湖北、湖南一带。有一次,在湖南攻打一座山头时,黄荣生被子弹打到头,血流得满脸都是,幸好只是伤到皮。医生包扎一下,休息了十几天就好了。
“如果没有那棵树,没有战友的援手,估计我都回不来了!”在黄荣生印象中,自己最接近死亡是在一次对日作战撤退中。当时,他们的部队以少敌众,迫不得已往回撤退。途中,他与几名战士断后,日军步步紧逼,慌乱中,他不慎掉入水中,幸好抱住一棵树。不久,战友返回来,及时把他拉了上来,“侥幸捡回了一条命!”
1945年湘西会战结束,黄荣生又跟着部队到广西柳州。不久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他们便乘坐飞机到上海,接受上海、苏州等地区日军投降。
“在上海部队驻停了十几天,那段时间,是我参军以来,过得最舒心的几天!”黄荣生对当时住在上海的一些细节仍记得很清楚,“伙食好得很,有肉有菜,我们专挑没见过的水果吃!”而且,已投降日本士兵、军官,对他们毕恭毕敬,不仅路上相遇会敬礼,有的甚至还会递上一根香烟。
“我们在上海时,收缴了日本很多武器。日本人有些家属是中国人,他们自己集中起来开会,决定是跟着走还是留下来。有些日本女人也有留下来的,在上海当佣人。”黄荣生回忆。
抗战胜利后,在1948年的平津战役中,黄荣生所在的部队被收编。新中国成立后,黄荣生还跟着部队参加抗美援朝,不过在一次战斗中被美军炮弹打伤了,背锥骨脱节。1952年,他伤治好后,退伍回到永春老家,一直居住在呈祥乡呈祥村。
如今,已经94岁高龄的黄荣生,一个人居住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平时经常在村里走走。一看有记者上门采访,他热情为大家泡甜茶,招待大家。
“除了耳朵有点背,老人身体好得很,走起路来,有些年轻人都赶不上!”邻居说,老人身体还很健朗,走路都不需要拐杖,而且还能到田里干活,“门前屋后的这些地瓜、佛手瓜,都是老人自己种的。”